新闻详情

“80后”神像画传承人李真:传统技艺历久弥新

35
发表时间:2019-03-11 00:00

“80后”神像画传承人李真:传统技艺历久弥新

    图为:李真为《天猷元帅像》复勾线条。 吕明 摄

中新网福州7月15日电 (叶秋云 张淋垣)画笔轻蘸赭石色颜料,顺着原有的线条一笔一画慢慢勾勒、填充……7月15日,在“80后”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“李道环神像画”第四代传承人李真的工作室内,他正在为《天猷元帅像》复勾线条,落笔成像。

李真的工作室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横街巷内,与菜市场、小店、民房为邻,有着一种特别的市井味道。李真就在这七十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里创作,从清晨待到深夜,乐在其中。

工作室内,墙上挂着、桌上铺着的一幅幅神像画十分精美。李真坐在桌边,执笔认真复勾着线条,“在涂上底色后,有些部分的墨线被覆盖,变得模糊,通过复勾可以把交界的地方勾画得更具体、明显,立体感更强。”

图为:李真和父亲李联通拿出珍藏在工作室的祖辈画像。 吕明 摄

图为:李真和父亲李联通拿出珍藏在工作室的祖辈画像。 吕明 摄

说话间,他一手拿着颜料,一手用画笔勾勒线条。神像画颜料的调制十分讲究,先将文石、伊利石、孔雀石等矿石研磨成粉末状,用祖上秘传的独特手法加胶调配揉磨加工,再进行调制,可以保证神像画的色彩历久弥新、光泽不退。

李真向记者展示的祖辈画像,就可以很好证明这一点。在采访过程中,李真和父亲李联通拿出珍藏在工作室的祖辈画像,时间最久的至今已有两百余年时间,纸张破损严重,但其色彩依旧十分绚丽。

“李道环神像画”历经百余年的传承和发展,已与民间信仰、民风民俗融为一体,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,并为佛教史、道教史、信仰民俗、中国古代服饰等诸多领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。2018年,福州“李道环神像画”被列入福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

李道环是李真的太爷爷,生活于清同治年间。四代传承神像画,每代之间,都是父与子的口传心授。所以,从五六岁开始,李真便看着父亲和爷爷画神像画,听着他们讲注意事项。

图为:李真正在研磨颜料。 吕明 摄

图为:李真正在研磨颜料。 吕明 摄

“我是从小在这种环境下长大,耳濡目染,潜移默化,就接受了这种文化的洗礼。”李真表示,目前,他力求把这些道教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。

因制作技艺繁琐、学艺期漫长,“李道环神像画”整体的传承发展处于相对弱化的状态。李真坦言,现在,年轻人做这个的很少;因为年轻人都比较追求经济效益,在这种情况下,传统手工艺行业花的时间多、赚得少,并不被他们所看好。

实际上,2006年,美术专业本科毕业的李真也有过挣扎。刚毕业的两年时间里,他在外找了一份工作,工作之余回到工作室帮助父母作画。“说白了,自己心里对这份职业割舍不下。”于是,李真选择回归,十余年来,潜心研究神像画。

“在这些年里,不仅加深了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,而且深刻意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。”李真表示,很多的传统手工艺都有自己的窍门和讲究,神像画也一样。

图为:李真研磨颜料,准备为《天猷元帅像》复勾线条。 吕明 摄

图为:李真研磨颜料,准备为《天猷元帅像》复勾线条。 吕明 摄

李真说,每尊神像的眉眼、衣饰、神态,都有定例;但具体到每个地方,神像造型往往会有地域差异,因此在作画时,要熟知这些差异,方能令信众信服。

现在,李真的作品不仅散布于台湾、香港、福州及周边地区,还为新加坡、美国、加拿大等地的侨胞所订制。他表示,福州神像画历史比较悠久,一直遵循着传统的做法,保存的时间较长,所以深受海内外人士喜爱。

7月上旬,闽台两地百余位青年相约“云端”,李真也在其中。通过直播连线的方式,两岸青年交流探讨信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,超过51万网友通过直播平台观看了这一活动。

活动中,双方在线达成了抢救古老神像画的共识,决定在台湾收集抢救一批老神像画送回福州保护、展览。李真认为,两岸同胞共同保护和传承信俗文化,这对于“非遗”的弘扬、传承和发展很有意义。


名家风采
国粹艺术名家梁保伟_向全国人民拜年国粹艺术名家—梁保伟向全国人民拜年:祝福全国人民,在新的一年里。身体健康,工作顺利,合家和睦,万事如意!艺术简介:梁保伟,广西桂平人。全国书画考官(高级),国家一级书法师,中国书法院院士、中国文化艺人才库在...
画家梁武彬画家梁武彬作品《鸟语花香》,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,收藏证书编号为“国博收藏1241号《鸟语花香》画家简介梁武彬,河南新乡人,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,国画主攻花鸟画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一级美术师,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、北京华夏国...
7 浏览 · 【画家简介】    李明,字、石煜,斋堂名:西泠三余轩,款名:西泠李明。196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,自幼酷爱书画艺术。改革开放后,求学于中国美术院校,大学本科毕业,九零年深造于书法学院研究生班。系中国民主促进会成员,笕桥美术院(...
2020年10月28日,由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举办的“中国梦,中国文化艺术作品展”在北京艺术馆成功举办。展览名称中国梦,文化中国艺术作品展主办单位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开幕时间2020年10月28日上午10点展览地点北京艺术馆策展人汪涵部分参展书...
李述安,别名李安、号觅玉斋主、坡东居士。1963年生,山东省微山县人,大学本科学历。以行草见长,真、隶、行,多有涉及。个人经历自幼喜吟诗作字,院校毕业后即生活工作在微山湖畔,现为山东省运河监狱人民警察。学书师承段玉鹏先生,求教于朱学达、丛文...
於文普  男   1976年生,山东省微山县人。从幼年学字起,就开始了自己的书画生涯。几十年勤奋耕耘,终有收获。其作品已被不少单位垂青。尤其擅长花鸟,人物,山水画,葡萄等。个人经历自幼酷爱美术,作品多次在全国、省、市展览并多次获奖。2016...
邢芬【百度百科:可用参考资料】, 济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微山县美术家协会理事、博雅轩书画院院长。 1986年1月生于孔子故里曲阜。擅长工笔人物和花鸟。 其作品清雅瑰丽、酣畅洒脱。多次入选获奖经历2009年10月,作品,被载入《微山湖上的画家...
  传统中国画种类很多,人物、山水、花卉、翎毛等各高所长,在表现方法上还分工笔、写意、双钩、没骨等。  过去二、三百年来,无论山水、花鸟等,传授方法主要是临摹老师的画,即使创作也只是参照画谱或临摹古人笔墨,很少注重在现实中观察和向自然学习。...
艺术简介张建华,男,1964年出生,安徽省阜阳市人。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省分会会员、中国书画联谊会会员、阜阳市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书画装裱师、古玩收藏。自幼喜爱绘画,主攻山水,兼职书法,1995年皈依著名高僧圆霖法师门下,外师造化,终得心愿,...